第194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94章
果然是梁州刺史!
李清月在門外心中暗道, 阿娘說,她早在選擇將唐璿因功自梁州遷往宣州的時候就已想好了接洽的人選,竟是應在了這裏。
這還真是個……連她都不曾想到的人選。
對武思元這個她應當稱為表舅的宜林縣令, 或許是因其地處偏遠的緣故,李清月了解得並不多,只隱約知道, 對方與武元慶那幾個草包確實不是一路人。
可惜彼此之間少有往來,讓這個名字對她來說都有些陌生。
但阿娘才經歷了去歲的朝集使上奏, 對於各地官員的政績應當比她清楚得多,也一定見過武思元的龍朔三年上表述職!
就如此刻, 自母親與六安縣公夫人的交談中, 李清月不難聽出一個訊息——
阿娘不是隨便選擇的武思元成為下一任梁州刺史,而是對方的履歷確實足以讓他升遷到這個位置上。
也正因為梁州地位特殊,將其交到有親戚關系的人手中, 確實要比貿然提拔一人上來更為妥當。
只是此前,因為皇後對親族的態度暧昧, 讓對方還如同絕大部分大唐基層官員一般,苦於並無門路, 徒有政績卻無升遷的希望。
這才等到了今天。
倒是讓李清月有些欣賞的是,面對皇後遞出的邀請,對面那人的語氣依然顯得平穩端方,“敢問皇後陛下,為何是梁州?”
做母親的顯然知道自己的兒子有幾斤幾兩。
自武士逸過世後, 六安縣公夫人諸葛芬與武士逸前妻所生數子關系不睦, 便帶著一兒三女單獨居處, 將其撫養長大。
武思元為官後,她居於官舍內, 由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奉養,對其為官經營之道也知之甚多。
那麽她又怎麽會不知道,一個十八歲明經,二十四歲策勳五品之人,能不能坐上這大唐三百多州其中一州刺史的位置。
前任梁州刺史唐璿有文武雙全之才,她的兒子又何嘗不是!
但……為什麽是梁州呢?
她道:“思元的父親先後擔任益州行臺左丞與始州刺史的緣故,他自己又在此地任職十六年,所以對巴蜀黔貴一帶知之甚多,才能與華縣令合作,於牂牁之亂中盡到為官義務,也正是皇後陛下所說的第二次戰功。若要升遷,也本當還在此地,而非遠赴漢中。”
就像華文弘,因其家世不低的緣故,在這場平亂之後,便已拿下了勳州道總管的位置,雖然大有升遷提拔,也還在這一帶。
對於這個問題,武媚娘並未當即作答。
自她所在的角度看去並不難看到,面前的諸葛芬年已過六十,但大約是因心態平和的緣故,看不出多少老態,也還能自對答儀態裏看出,她確有飽讀詩書,與她那表字格外相稱,自有一段“英”華奕奕。
正是這份在言談間表現出的有理有據,讓武媚娘固然已多年未見武思元,也對自己的選擇更為篤定了幾分。
有母如此,做兒子的又會差到哪裏去呢?
武媚娘問:“你的意思是,臣子當為陛下盡忠,但不可做不明之人?可倘若這封官詔令不是在今日由我告知,而是直接下達於宜林官舍,屆時堂兄又該如何應對呢?”
諸葛芬搖頭對答:“不,皇後誤解了我的意思,我此問並非是要求個透徹明白,若真有此想,也有悖臣子之道了。”
不是誰都有資格活得事事明白的,起碼對她們而言就沒有。
“我只是想知道,皇後陛下是否別有重托,才有這出調派。若不明就裏、貿然上任,唯恐有負於陛下期待,也令外人對於您擡舉親族之舉有所非議。既是私下會見,便想請您不吝指示一條大略的明路。”
武媚娘沈吟須臾,答道:“梁州百姓需要堂兄這樣的一個官員,我也需要一個堂兄坐鎮梁州,這個答案足夠嗎?”
梁州百姓需要這個處事有方的官員,所以升遷走的還是正常流程,只在落腳地上做出了些許幹涉。
她需要一個“堂兄”在此地的強調,又足以令人聽出,梁州地界上確實有些特殊,需要自己人前往坐鎮。
若是武思元願意在仕途上站穩立場,那麽等到他抵達梁州的時候,便應當能明白這其中深意了。
這,就是皇後給出的答覆。
也正如諸葛夫人自己都很清楚的那樣,她不需要凡事都打破砂鍋問到底,那不是為臣之道,她只需要知道,這位如今達成了二聖臨朝的皇後,終於願意對著武家的可用之人伸出正向援手了。
這個梁州調任乃是重用武氏自己人的前兆。
而武思元在自踏足政壇到如今二十二年間的表現,也被她看在了眼裏。
在諸葛芬起身叩謝後,武媚娘又多說了一句:“我聽聞你因長期隨同長子居於川蜀的緣故,將女兒嫁給了臨近各州的官員,便如綿州的宗主簿娶的便是你的小女兒,所生的兒子也有十歲上下了,不如也帶到長安來就讀吧。”
比起給她添麻煩又被送出去的賀蘭敏之,這幾個在諸葛芬母女教養之下長大的孩子說不定還能效仿武思元的表現,有自小繼續栽培的可能。
她如今權柄日盛,也就越需要從旁維系協助之人。
縱覽前朝,李唐皇室宗親何其鼎盛,在朝堂之內擔任要職者不計其數,也便讓她這個皇後縱有臨朝之權,依舊難免受到諸多節制。
或許,這個將武思元提拔到梁州刺史位置上的舉動,也正是她做出的一步重要試探!
在令人將六安縣公夫人自殿中送出的時候,她以手托額,似是在掩飾今日的連軸轉的疲憊,卻也趁勢掩蓋住了自己眼中流轉過的一縷深思與算計。
當年她以外放武家宗親至偏遠之地的舉動,既是為了給自己少點麻煩,一報早年間的私仇,又是為了博取陛下的信任,讓陛下越發堅信自己與他的立場全然一致。
但身處高位之人,絕不能只做獨夫,她也必須讓自己在阿菟之外,再得到一路擁躉。
若是早幾年間她還將自己當做一個尋常皇後的話,絕不會有此等想法,但時過境遷,誰又說得好呢。
“阿娘若是頭疼的話,需要我將太醫請來問診嗎?”
武媚娘擡眸朝著聲音發出的方向看去,就見女兒不知何時已經走入了殿中,也順手將大殿的門給合攏了起來。
“不必了,我沒什麽事,若有不適,偏殿內常住的醫官會來看診的。”
因李清月已走到近前,武媚娘又問:“你應該見到方才走出去的六安縣公夫人了?”
李清月點頭:“不止見到了,我還聽到了阿娘與她說的話,尤其是那個梁州刺史的安排。”
說話間,她已坐在了武媚娘的身邊。
當朝著母親看去的時候,臉上還能見到幾分得意之色,仿佛是在說她可真是選了個回來的好時候。也正是這份孩子氣的得意,讓本還因官場雜事而心思凝重的武媚娘忍不住和緩了神情。
她便順勢問道:“你對這個安排怎麽看?”
李清月沒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轉而有些好奇地問道:“阿娘說她早年幫您說過話是真的嗎?”
武媚娘伸手摸了摸她的腦袋,嗤笑了一聲:“若真有深情厚恩,哪會到如今才有出頭的機會。總歸不過是再度拉扯親戚關系時候的說辭罷了,或許是因她與我阿娘一般,都不是武家原配,又深受前任所出子弟的苛待,才在返鄉祭祖之時看不過眼,說了幾句公道話。但要不是你這梁州地方特殊,有用人之需,我還想不到他們來。”
李清月懂了,政治交情。
可武思元姓武,就註定了這份交情在阿娘給出了一個引子之後,會被快速地放大,直到對方以更為主動的方式攀附上來。
加上此人確有可用之處,那也不妨說上兩句好話,讓彼此安心,看到更為平順的合作前景。
李清月一邊默默地將此等說話藝術給記了下來,一邊答道:“那輪到我回答阿娘的問題了。對這個安排怎麽看,在我沒看到武思元本人之前我不會貿然做出評價,倒是這位諸葛夫人……”
她想了想方才在對方走出房門之時發覺殿外有人的驚詫,與快速反應過來她身份後的從容行禮辭別,微微有些遺憾:“還頗有重臣氣度的。”
這瑯琊諸葛氏的出身,真是讓人不由想到了一位前朝名臣。
“可惜她年事已高,看起來也因多年地處邊陲身體不佳,要不然我高低也得像是挖掘李謹行與裴行儉的夫人一般,給她找個辦事的地方。”
“算起來還更方便呢,畢竟外從祖早已過世,我都不必和他商量,到底能不能將人請來一用……”
“阿娘!”李清月剛說到這裏,前額就挨了武媚娘一下輕叩,當即捂住了腦袋。
武媚娘嗔道:“沒規沒矩的,這是你阿娘先請來的人。”
“哦……”李清月低聲應了一句,聽出了武媚娘話中的意思。
這個沒規矩,不是說她將招攬下屬的目標定在了外從祖的夫人上,而是跟阿娘看上了同一個人。
這沒什麽關系。
方才阿娘不是說了嘛,因為諸葛夫人與武思文等人長期居與川蜀雲貴等地,將女兒也都嫁給了當地的官員,正好可以借著段寶元的手去打探一二。
何況這梁州歸根到底還得算半個她的地盤,若是武思元走馬上任,諸葛夫人也該當先隨兒子上任去,打交道的機會還有的是。
不急不急。
武媚娘朝著女兒的臉上看去,便頗覺有趣地看到,她答應得是挺痛快,但還不知道在底下藏著多少小算盤呢。
她幹脆轉移了話題:“你今日陪同士卒慶祝新年有何想法?”
李清月收回了對武思元等人的思量,答道:“作戰得勝,又將府兵所得軍功盡數分派下去,年節慶賀裏滿是喜氣,沒什麽想法啊。”
武媚娘凝視著她的眼睛:“可這不是你的真心話吧。”
李清月嘆了口氣:“阿娘,真不真心話的也沒那麽要緊,兩年前老師在青州險些遇刺的時候,我能以為士卒立名之法爭取將士信任,有些情況就很明白了,到今日也不必多說。”
“這府兵制之下,養兵成本被減少,但與之適配的大環境成本就高了,當這部分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呢,府兵就會積弱,這也正是當前的窘境。所以哪怕有這元月初一的載歌載舞,也不過是一派烈火烹油景象罷了。只是……”
她目光一凜:“這些話說出來,就跟想讓官員早早退休一樣,除了徒惹麻煩就是步子邁得太大。與其現在就跟阿娘繼續探討,如何讓這些益州府兵和以募兵之法帶來的羌人與南蠻各自歸心,還不如先同您討論阿耶想進行的泰山封禪一事呢!”
“這份泰山封禪既然也有我的功勞,那便正好趁機再進一步!也唯有如此,才能總有一天在此等革除弊病之事上大刀闊斧。”
“反正,”她說到這裏攤了攤手,“我覺得以現在的情況還撐得到那個時候,我還年輕,阿娘也還年輕嘛。”
雖說人要有居安思危的想法,想想這泰山封禪多少有些過於在意形式,比起奠定天子英名,更像是個炫耀的舉動,放在今日就去辦可能不一定合適。
但李清月又很清楚另一個事實。
在傳播消息的渠道格外局限的古代,協助天子封禪甚至可能要比上柱國的冊命典禮,還要能將名望廣布天下。
這是李治在青史上再添一筆的機會,又何嘗不是她乘風而起的機會!
武媚娘在對李治說出那番推波助瀾的話時,也是這樣想的。
在面前這雙灼灼生光的眼睛裏,武媚娘覺得自己可能也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也因她這份相當清醒的認知,有些話可以不必提醒了。
甚至想對這個過分早熟的孩子做出安慰,可能也沒太大的必要。
因為她很清楚,她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有著莫大的意義。就比如說,這些今日稱她為將軍的營中將士,雖然此後要先歸於當地的折沖府內,卻也絕不會忘記,他們曾經在安定公主的麾下見證了一場戰事上的輝煌。
“我算什麽年輕,”武媚娘對女兒方才的這番話頗覺慨然,伸出手來理了理她鬢邊的碎發,“武思元蹉跎年歲於縣令任上,因資歷老成才能讓這升遷梁州刺史水到渠成,可別忘了,他與我同年所生,他既已年過四旬,我又何嘗不是。”
一轉眼,距離她登臨後位之時的永徽六年竟已有這麽久了,她也已到了這個年紀。
“怎麽不是年輕了?”李清月反駁道,“若以長命百歲來算,阿娘都沒過完人生的一半呢。”
“再說了,一想到還有這麽多事情需要去做,想不年輕也得年輕了。”
李清月掰著手指算道:“阿耶這麽突然要行封禪之舉,阿娘肯定要先在洛陽做出準備了,沿途的鋪路修橋工作也得在備產之前安排下去。遼東去年收成的新米已經運到了長安,還得勞煩阿娘幫我看看能不能將其用在封禪途中,正好再打出個招牌來,要不然養不起那麽多即將到我手底下的宮人。”
“我聽說因為改元與封禪均為吉兆的緣故,阿娘不打算取消今年的殿試選才,只是意圖將其推延往後幾個月,估計也得做不少準備。還有還有,天子都有門下省幫忙起草文書,阿娘這個臨朝稱制的皇後,總也該有個自己的文官團隊吧。”
“對了,”她語氣越發興致勃勃,“阿娘的建言十二事,是不是也要擺上臺面來了?”
武媚娘那只還沒從女兒側臉上撤下來的手忽然一頓。
她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該當承認,有這樣龐大的麟德元年計劃,還有個即將出生的孩子擺在眼前,她哪來的功夫感慨歲月流逝,還是該當說……
“哪有你這麽給阿娘羅列任務的!”
李清月鼓了鼓腮幫子,“那誰讓我自己今年的事情也不少呢,也就只能順便算算阿娘的事情找點安慰了。您看啊,這個封禪的事情一出,遼東那邊就得讓人幫忙傳訊去籌辦今年的要務。”
“英國公的孫子還得繼續送去勞……打磨。遼東新米還要繼續育種,讓其更為抗寒。澄心從廣州帶回的馴養信鴿之法也要開始在泊汋與熊津嘗試。我那兩千戶的封地邊界,也得重新勘驗劃定送到長安來讓阿耶過目。還有劉神威那邊的研究等等。”
“這些還不是全部呢。長安城這邊的事情也不少。封禪之時需要同行的鳳亭等折沖府府兵,我得在阿耶正式下達詔令之後見上一見,將其好生規訓一番。文成公主的西藏圖志計劃也該正式開展了。還有便是……那安置宮女之事了。”
李清月頓了頓,接道:“雖說明日還沒出年節,但我已同葛薩說好了,讓他陪我往長安城裏走一趟。”
武媚娘問:“要這麽著急?”
李清月回她:“也不是著不著急的問題吧,阿娘都為我將條件創建到這個地步了,我又怎麽能將這宮女出宮隨意對待呢?若非吐蕃生亂,這些準備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就應當籌辦起來的。”
可惜她不僅自己沒這個時間,就連下屬也都各自有必須要做的事情。
不過想想今日的情形,比起當年她還在同劉仁軌沿街走訪、觀摩世風的時候,宛然已是有了天壤之別,她便又不覺得自己有什麽辛苦的了。
再想想看,她的食邑從一千戶變成兩千戶,也讓她更不像是早年間一般,還需要擔心自己的小命會突然抵達終點,更是對她而言的莫大好消息。
只是,越是承載眾人之望,擔負天下之重,她便越是清楚地察覺到一種深切的緊迫感罷了。
“阿娘你放心啦,”察覺到母親臉上的關切情緒,李清月連忙接道,“等把這些事情全部安排下去,我會找機會休息的,我還想在阿娘待產期間嚴密看護,盯著您懷著的這個孩子順利出生呢。”
那她可得給自己空出時間來。
“而且,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就要學會讓下屬幹活!我不會讓自己弄成什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情況的。”
這話被她說得可有底氣了。
看看曾經有些閑散的盧照鄰,看看原本只是來當伴讀的姚元崇,再看看本來都對前去遼東心存怨懟的李敬業……都足以看出她的改造下屬大業有多麽成功。
李清月又很不要臉地想到,這麽一說的話,難怪她能吸引到馬長曦這樣的優秀打工人在麾下效力。
想必,到時候她對於即將托人遠程帶話過去的紡織機改造新任務,也會很感動的吧。
武媚娘沈默了一瞬方才接道:“……你有數就好。”
在這份異常有生機活力的奮鬥情緒面前,她那點微妙的年華將逝慨嘆,已徹底消失無蹤。
她好像也忽然理解了,文成公主為何歸國後是此等表現,這恐怕和阿菟的這個帶頭效果不無關系吧……
但在目送著阿菟去籌辦明日出宮之事後,武媚娘想了想,又讓人趁著年節送出了兩份文書。
一份是向陛下倡議,給予英國公、右相等人以特權,因其位高又年邁,在常朝之時準允其坐轎乘車入宮。
另一份則是對遠在洛陽的玄奘法師的問候,提醒他切莫因翻譯經文的緣故讓自己累出病癥來。畢竟,此次陛下意圖封禪泰山,恐怕還是會請他同行的。
阿菟說得沒錯,她作為上位者,還是要多將事情分給下屬去做,才有延年益壽的展望。
但也還需要再有些關切表現。
這樣一來,使喚起人就心安理得多了。
……
聽聞阿娘安排的李清月有樣學樣,在次日見到那回紇商人葛薩的時候,便先對他問候了兩句,也順便問候了兩句他那從天山豁口逃奔回來報信的下屬。
葛薩真是有點受寵若驚。
安定公主榮升上柱國的敕封,讓他越發慶幸,自己在收到回紇與西突厥聯手叛逆的時候,不僅及時將消息奏報到皇後的面前,也不吝麻煩地將其送去了安定公主那裏,以體現自己堅定不移的立場。
如今皇後臨朝,公主升遷,便足以讓他的商業大計得到更為堅實的庇護!
現在,是他向公主表示忠誠還來不及,何必勞駕公主對他表達問候呢。
但想到那下屬之前跟他交代的事情,葛薩又忍不住眼皮一跳,“說到那個小子,我還有件事情想同公主說。”
他緊張地捏了捏自己的手指,說道:他說他翻過天山的時候還帶了個逃難的官員,從他身上搜羅走了點錢財,彌補馬匹被劫的損失……”
葛薩真的是要被這個突然想起來吐露實情的家夥給氣個半死。
在那等情形下,小商人的保本想法當真要不得!
誰知道那被搶的家夥是不是大有來頭。
偏偏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他沒這個機會將錢財重新放回去。
為了避免在往後出點什麽問題,將災禍波及到他的身上,葛薩覺得,還是得老實跟安定公主交代兩句。
但他將話說出後,非但沒見到公主生氣,反而見她的嘴角上揚了幾分,“此事我大略知道的,你不必擔心。”
安西都護那邊的戰況,早在她和蘇定方會師於蘭州的時候就已盡數清楚了,也獲知了崔元綜的遭遇和“貢獻”。
再在此刻將其與葛薩獲知西域軍情的消息聯系在一起,她便覺得有種說不出的好笑。
“我知道那人是誰,他也確實該當受點教育,讓你那下屬記得別再做這等多餘的事情就行了,這一次就當那人是破財免災吧。不過……”
李清月忽然語氣冷了下來:“我不希望你手底下的人還是這麽看不清自己的身份,丟了馬不要緊,大買賣沒損失,就別這麽慌裏慌張的!”
這句仿佛是警告的話,讓葛薩頓時心中一緊。
好在他隨即就見李清月招呼著他繼續往西市走去,還順便逗弄了兩下帶出來培養感情的雛鷹,意識到公主並未因此而生氣,重新放心了下來。
“是是是,往後我會多向手下告誡的,”葛薩答道,“你也是知道的,我們這些回紇人平日裏沒多少本事,上頭一有戰亂就容易慌了心神,也至多就是將西域珍寶售到中原,哪像是公主這般有本事。”
他這誇讚可說是真心實意得很。
安定公主的商業規模看似還不大,但鋪開的網絡,顯然已是極為驚人。
西有他們回紇,往西南方向通到益州梁州等地,往東先有洛陽,後有青州港口直抵泊汋遼東,現在又多出了往南抵達廣州的這一路,幾乎已涵蓋了天下四方了!
更別說,她的產業已從扶持西域奇珍,到釀酒行當還有遼東新米,現在又能將把東南沿海的貨物送到長安來。
在此之外,還有用於安置部分宮人的紡織等行當。
他垂頭恭維:“若是公主真將作戰的心力用在經商之上,恐怕我們這些做小買賣的就沒活路了。”
“你這也能叫小買賣嗎?”李清月想到當年能被葛薩說出口的借貸行當,就覺得對方在識時務上真有本事,難怪能混到今日。
“行了,你也犯不著如此讚譽於我,我是不是經商的料我心裏有數,至多就是給你們充當保駕護航的責任罷了。”
她將手朝著葛薩一伸,“我前幾日讓你選的駐地選址如何了?”
葛薩連忙將手中的冊子遞了過去,“鄰近長安西市的街坊情況都在這裏了,能夠出售又符合公主預定價格的,大概只有三處。”
安定公主選擇將安頓宮女的地方放在長安西市附近而非東市好理解得很,一來葛薩能幫忙看顧得到,二來這西市在小宗貨物流通的速度還是要比東市更快一些。
只不過西市內部已沒有能直接購置的產業,就算真有想要轉手的,在價格上也不會太好看,倒不如往西市相隔兩三個街坊的位置去選。
在長安西市以南的功德尼寺、法明尼寺,也是用於安頓早幾年間遣放宮人的地方,按照葛薩對安定公主想法的揣度,說不定還能自其中招募到一批多餘的人手,權看公主覺得有沒有這個必要吧。
李清月展開了這份地圖冊,發覺葛薩不愧是做大商人的料子,除了將有售賣意向的田宅位置、面積以及條件優劣備註於上,還將周邊裏坊住了哪些朝臣都給記錄在案。
縱然大部分權貴都更樂於居住在靠近宮城的一片,既為彰顯其身份高貴,也為了節省上朝所用的時間,還是不乏有人更願意住在靠近這一片的地方,讓自己能避開與他人的社交,同時更易體察長安的風土人情。
比如說,尉遲敬德的府邸就在這一片,還有……
李清月的目光忽然被地圖上的一個名字吸引了過去,開口道:“將豐邑坊的情況說給我聽聽。”
豐邑坊在長安西市以南距離其相隔一個街區的位置,貼鄰長安西面的城墻,在長安已不算核心區的位置,自然價格不算高,可讓李清月有些意外的是,在葛薩繪制出的這張示意圖上,豐邑坊的大半都能出售,甚至價格比起周遭還要再低上一點。
“這裏啊,這裏也是我最建議公主考慮的地方。”葛薩答道,“您不必擔心其中有何不妥,這裏的地價低廉,是有原因的。”
見李清月的腳步已朝著這個方向拐了過去,葛薩一邊跟了上去,一邊解釋,“在豐邑坊內有一座道觀,名叫清虛觀,乃是前隋開皇七年的時候,隋文帝為了讓道士呂師在此地辟谷煉氣、煉制仙丹所設,因呂師當時很得隋文帝器重,便讓這座道觀占據了半個豐邑坊。”
“當然了,那隋文帝沒能得道,呂師也不是個神仙,傳了兩代弟子後,這座清虛觀就自此頹敗了下去。若是有人接手還好說,偏偏長安城內,像是大慈恩寺這樣的佛教寺廟日益昌盛,道家真人雖有國教扶持,也沒人樂意將這樣一個清虛觀給重新經營起來,至多就是收留些往來行客,收些旅費,以便維系香火。”
李清月挑眉,“所以現在是急於出手了?”
葛薩答道:“正是。不只是著急的問題,您想想看,若是接手之人不想讓此地繼續做道觀,而是修建自己的宅邸,還得先將其先給推平再建,也過於麻煩了,加上這片裏坊還不夠格讓人付出精力打理,價格便被再壓低了一點。”
“可我想,公主既要在此地修建駐地,宅院布局應當與尋常屋舍多有不同,這個條件對您反而最是合適!”
“你很聰明啊。”李清月朝著葛薩誇道。
葛薩擺手:“不敢不敢,都是為公主分憂而已。”
交談之間,李清月已站定在了一處,目光掃過了自西市往那豐邑坊而去的道路,將周遭街坊間的街道情況都納入了眼中,在臉上露出了幾分滿意之色。
“行了,就定此地吧。”李清月沒太猶豫便直接拍了板,快得讓葛薩都有點沒反應過來。
看出了他臉上的疑惑之色,李清月解釋道:“很奇怪嗎?宮人放歸的決定已出,距離正式出宮不會間隔太久了,我沒這個多餘的時間還要去挑挑揀揀,甚至去選還有人住在其中的宅院。正如你所說,此地的便宜只有我的情況能吃得下,那還有什麽好遲疑的。”
“但是,我還有一件事情需要讓你做。”她隨即伸手往圖冊上一指,“看到這個鄰居了嗎?”
說是鄰居,其實也不能完全叫鄰居,應該說是隔壁街坊的“鄰”。
葛薩順著她指示的方向看去,就瞧見被她指著的名字,正是“閻立本”三個字。
當朝繕工大匠,負責蓬萊宮建造的閻立本。他的宅邸,就在豐邑坊以東的長壽坊內。
“買地建房的錢我已讓澄心帶來了,隨後你就去為我談妥這個買賣,盡快著手改建,到時候,我要你將改建的動靜鬧得大一點,然後帶點禮物去隔壁登門道歉,最好——再帶上一個醜一點的規劃圖紙。”
葛薩:“……啊?”
這又是個什麽道理?
李清月語重心長地教導:“你做生意就要精明一點懂不懂!你說,閻立本督辦蓬萊宮建造,手底下聯絡的土木行當的人難道會少嗎?我阿耶那麽摳……那麽在意國庫結餘的人都肯將此等大事交托到他手裏,他購置建造材料的成本必定不高。這不就是個省錢的門路?”
買地選址的錢都省了,建造上的錢自然也要節省著一點用。她的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
“至於圖紙為何要醜一點……”李清月一本正經地解釋,“藝術家都是有些追求的,何況是閻大匠這種大畫家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果然是梁州刺史!
李清月在門外心中暗道, 阿娘說,她早在選擇將唐璿因功自梁州遷往宣州的時候就已想好了接洽的人選,竟是應在了這裏。
這還真是個……連她都不曾想到的人選。
對武思元這個她應當稱為表舅的宜林縣令, 或許是因其地處偏遠的緣故,李清月了解得並不多,只隱約知道, 對方與武元慶那幾個草包確實不是一路人。
可惜彼此之間少有往來,讓這個名字對她來說都有些陌生。
但阿娘才經歷了去歲的朝集使上奏, 對於各地官員的政績應當比她清楚得多,也一定見過武思元的龍朔三年上表述職!
就如此刻, 自母親與六安縣公夫人的交談中, 李清月不難聽出一個訊息——
阿娘不是隨便選擇的武思元成為下一任梁州刺史,而是對方的履歷確實足以讓他升遷到這個位置上。
也正因為梁州地位特殊,將其交到有親戚關系的人手中, 確實要比貿然提拔一人上來更為妥當。
只是此前,因為皇後對親族的態度暧昧, 讓對方還如同絕大部分大唐基層官員一般,苦於並無門路, 徒有政績卻無升遷的希望。
這才等到了今天。
倒是讓李清月有些欣賞的是,面對皇後遞出的邀請,對面那人的語氣依然顯得平穩端方,“敢問皇後陛下,為何是梁州?”
做母親的顯然知道自己的兒子有幾斤幾兩。
自武士逸過世後, 六安縣公夫人諸葛芬與武士逸前妻所生數子關系不睦, 便帶著一兒三女單獨居處, 將其撫養長大。
武思元為官後,她居於官舍內, 由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奉養,對其為官經營之道也知之甚多。
那麽她又怎麽會不知道,一個十八歲明經,二十四歲策勳五品之人,能不能坐上這大唐三百多州其中一州刺史的位置。
前任梁州刺史唐璿有文武雙全之才,她的兒子又何嘗不是!
但……為什麽是梁州呢?
她道:“思元的父親先後擔任益州行臺左丞與始州刺史的緣故,他自己又在此地任職十六年,所以對巴蜀黔貴一帶知之甚多,才能與華縣令合作,於牂牁之亂中盡到為官義務,也正是皇後陛下所說的第二次戰功。若要升遷,也本當還在此地,而非遠赴漢中。”
就像華文弘,因其家世不低的緣故,在這場平亂之後,便已拿下了勳州道總管的位置,雖然大有升遷提拔,也還在這一帶。
對於這個問題,武媚娘並未當即作答。
自她所在的角度看去並不難看到,面前的諸葛芬年已過六十,但大約是因心態平和的緣故,看不出多少老態,也還能自對答儀態裏看出,她確有飽讀詩書,與她那表字格外相稱,自有一段“英”華奕奕。
正是這份在言談間表現出的有理有據,讓武媚娘固然已多年未見武思元,也對自己的選擇更為篤定了幾分。
有母如此,做兒子的又會差到哪裏去呢?
武媚娘問:“你的意思是,臣子當為陛下盡忠,但不可做不明之人?可倘若這封官詔令不是在今日由我告知,而是直接下達於宜林官舍,屆時堂兄又該如何應對呢?”
諸葛芬搖頭對答:“不,皇後誤解了我的意思,我此問並非是要求個透徹明白,若真有此想,也有悖臣子之道了。”
不是誰都有資格活得事事明白的,起碼對她們而言就沒有。
“我只是想知道,皇後陛下是否別有重托,才有這出調派。若不明就裏、貿然上任,唯恐有負於陛下期待,也令外人對於您擡舉親族之舉有所非議。既是私下會見,便想請您不吝指示一條大略的明路。”
武媚娘沈吟須臾,答道:“梁州百姓需要堂兄這樣的一個官員,我也需要一個堂兄坐鎮梁州,這個答案足夠嗎?”
梁州百姓需要這個處事有方的官員,所以升遷走的還是正常流程,只在落腳地上做出了些許幹涉。
她需要一個“堂兄”在此地的強調,又足以令人聽出,梁州地界上確實有些特殊,需要自己人前往坐鎮。
若是武思元願意在仕途上站穩立場,那麽等到他抵達梁州的時候,便應當能明白這其中深意了。
這,就是皇後給出的答覆。
也正如諸葛夫人自己都很清楚的那樣,她不需要凡事都打破砂鍋問到底,那不是為臣之道,她只需要知道,這位如今達成了二聖臨朝的皇後,終於願意對著武家的可用之人伸出正向援手了。
這個梁州調任乃是重用武氏自己人的前兆。
而武思元在自踏足政壇到如今二十二年間的表現,也被她看在了眼裏。
在諸葛芬起身叩謝後,武媚娘又多說了一句:“我聽聞你因長期隨同長子居於川蜀的緣故,將女兒嫁給了臨近各州的官員,便如綿州的宗主簿娶的便是你的小女兒,所生的兒子也有十歲上下了,不如也帶到長安來就讀吧。”
比起給她添麻煩又被送出去的賀蘭敏之,這幾個在諸葛芬母女教養之下長大的孩子說不定還能效仿武思元的表現,有自小繼續栽培的可能。
她如今權柄日盛,也就越需要從旁維系協助之人。
縱覽前朝,李唐皇室宗親何其鼎盛,在朝堂之內擔任要職者不計其數,也便讓她這個皇後縱有臨朝之權,依舊難免受到諸多節制。
或許,這個將武思元提拔到梁州刺史位置上的舉動,也正是她做出的一步重要試探!
在令人將六安縣公夫人自殿中送出的時候,她以手托額,似是在掩飾今日的連軸轉的疲憊,卻也趁勢掩蓋住了自己眼中流轉過的一縷深思與算計。
當年她以外放武家宗親至偏遠之地的舉動,既是為了給自己少點麻煩,一報早年間的私仇,又是為了博取陛下的信任,讓陛下越發堅信自己與他的立場全然一致。
但身處高位之人,絕不能只做獨夫,她也必須讓自己在阿菟之外,再得到一路擁躉。
若是早幾年間她還將自己當做一個尋常皇後的話,絕不會有此等想法,但時過境遷,誰又說得好呢。
“阿娘若是頭疼的話,需要我將太醫請來問診嗎?”
武媚娘擡眸朝著聲音發出的方向看去,就見女兒不知何時已經走入了殿中,也順手將大殿的門給合攏了起來。
“不必了,我沒什麽事,若有不適,偏殿內常住的醫官會來看診的。”
因李清月已走到近前,武媚娘又問:“你應該見到方才走出去的六安縣公夫人了?”
李清月點頭:“不止見到了,我還聽到了阿娘與她說的話,尤其是那個梁州刺史的安排。”
說話間,她已坐在了武媚娘的身邊。
當朝著母親看去的時候,臉上還能見到幾分得意之色,仿佛是在說她可真是選了個回來的好時候。也正是這份孩子氣的得意,讓本還因官場雜事而心思凝重的武媚娘忍不住和緩了神情。
她便順勢問道:“你對這個安排怎麽看?”
李清月沒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轉而有些好奇地問道:“阿娘說她早年幫您說過話是真的嗎?”
武媚娘伸手摸了摸她的腦袋,嗤笑了一聲:“若真有深情厚恩,哪會到如今才有出頭的機會。總歸不過是再度拉扯親戚關系時候的說辭罷了,或許是因她與我阿娘一般,都不是武家原配,又深受前任所出子弟的苛待,才在返鄉祭祖之時看不過眼,說了幾句公道話。但要不是你這梁州地方特殊,有用人之需,我還想不到他們來。”
李清月懂了,政治交情。
可武思元姓武,就註定了這份交情在阿娘給出了一個引子之後,會被快速地放大,直到對方以更為主動的方式攀附上來。
加上此人確有可用之處,那也不妨說上兩句好話,讓彼此安心,看到更為平順的合作前景。
李清月一邊默默地將此等說話藝術給記了下來,一邊答道:“那輪到我回答阿娘的問題了。對這個安排怎麽看,在我沒看到武思元本人之前我不會貿然做出評價,倒是這位諸葛夫人……”
她想了想方才在對方走出房門之時發覺殿外有人的驚詫,與快速反應過來她身份後的從容行禮辭別,微微有些遺憾:“還頗有重臣氣度的。”
這瑯琊諸葛氏的出身,真是讓人不由想到了一位前朝名臣。
“可惜她年事已高,看起來也因多年地處邊陲身體不佳,要不然我高低也得像是挖掘李謹行與裴行儉的夫人一般,給她找個辦事的地方。”
“算起來還更方便呢,畢竟外從祖早已過世,我都不必和他商量,到底能不能將人請來一用……”
“阿娘!”李清月剛說到這裏,前額就挨了武媚娘一下輕叩,當即捂住了腦袋。
武媚娘嗔道:“沒規沒矩的,這是你阿娘先請來的人。”
“哦……”李清月低聲應了一句,聽出了武媚娘話中的意思。
這個沒規矩,不是說她將招攬下屬的目標定在了外從祖的夫人上,而是跟阿娘看上了同一個人。
這沒什麽關系。
方才阿娘不是說了嘛,因為諸葛夫人與武思文等人長期居與川蜀雲貴等地,將女兒也都嫁給了當地的官員,正好可以借著段寶元的手去打探一二。
何況這梁州歸根到底還得算半個她的地盤,若是武思元走馬上任,諸葛夫人也該當先隨兒子上任去,打交道的機會還有的是。
不急不急。
武媚娘朝著女兒的臉上看去,便頗覺有趣地看到,她答應得是挺痛快,但還不知道在底下藏著多少小算盤呢。
她幹脆轉移了話題:“你今日陪同士卒慶祝新年有何想法?”
李清月收回了對武思元等人的思量,答道:“作戰得勝,又將府兵所得軍功盡數分派下去,年節慶賀裏滿是喜氣,沒什麽想法啊。”
武媚娘凝視著她的眼睛:“可這不是你的真心話吧。”
李清月嘆了口氣:“阿娘,真不真心話的也沒那麽要緊,兩年前老師在青州險些遇刺的時候,我能以為士卒立名之法爭取將士信任,有些情況就很明白了,到今日也不必多說。”
“這府兵制之下,養兵成本被減少,但與之適配的大環境成本就高了,當這部分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呢,府兵就會積弱,這也正是當前的窘境。所以哪怕有這元月初一的載歌載舞,也不過是一派烈火烹油景象罷了。只是……”
她目光一凜:“這些話說出來,就跟想讓官員早早退休一樣,除了徒惹麻煩就是步子邁得太大。與其現在就跟阿娘繼續探討,如何讓這些益州府兵和以募兵之法帶來的羌人與南蠻各自歸心,還不如先同您討論阿耶想進行的泰山封禪一事呢!”
“這份泰山封禪既然也有我的功勞,那便正好趁機再進一步!也唯有如此,才能總有一天在此等革除弊病之事上大刀闊斧。”
“反正,”她說到這裏攤了攤手,“我覺得以現在的情況還撐得到那個時候,我還年輕,阿娘也還年輕嘛。”
雖說人要有居安思危的想法,想想這泰山封禪多少有些過於在意形式,比起奠定天子英名,更像是個炫耀的舉動,放在今日就去辦可能不一定合適。
但李清月又很清楚另一個事實。
在傳播消息的渠道格外局限的古代,協助天子封禪甚至可能要比上柱國的冊命典禮,還要能將名望廣布天下。
這是李治在青史上再添一筆的機會,又何嘗不是她乘風而起的機會!
武媚娘在對李治說出那番推波助瀾的話時,也是這樣想的。
在面前這雙灼灼生光的眼睛裏,武媚娘覺得自己可能也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也因她這份相當清醒的認知,有些話可以不必提醒了。
甚至想對這個過分早熟的孩子做出安慰,可能也沒太大的必要。
因為她很清楚,她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有著莫大的意義。就比如說,這些今日稱她為將軍的營中將士,雖然此後要先歸於當地的折沖府內,卻也絕不會忘記,他們曾經在安定公主的麾下見證了一場戰事上的輝煌。
“我算什麽年輕,”武媚娘對女兒方才的這番話頗覺慨然,伸出手來理了理她鬢邊的碎發,“武思元蹉跎年歲於縣令任上,因資歷老成才能讓這升遷梁州刺史水到渠成,可別忘了,他與我同年所生,他既已年過四旬,我又何嘗不是。”
一轉眼,距離她登臨後位之時的永徽六年竟已有這麽久了,她也已到了這個年紀。
“怎麽不是年輕了?”李清月反駁道,“若以長命百歲來算,阿娘都沒過完人生的一半呢。”
“再說了,一想到還有這麽多事情需要去做,想不年輕也得年輕了。”
李清月掰著手指算道:“阿耶這麽突然要行封禪之舉,阿娘肯定要先在洛陽做出準備了,沿途的鋪路修橋工作也得在備產之前安排下去。遼東去年收成的新米已經運到了長安,還得勞煩阿娘幫我看看能不能將其用在封禪途中,正好再打出個招牌來,要不然養不起那麽多即將到我手底下的宮人。”
“我聽說因為改元與封禪均為吉兆的緣故,阿娘不打算取消今年的殿試選才,只是意圖將其推延往後幾個月,估計也得做不少準備。還有還有,天子都有門下省幫忙起草文書,阿娘這個臨朝稱制的皇後,總也該有個自己的文官團隊吧。”
“對了,”她語氣越發興致勃勃,“阿娘的建言十二事,是不是也要擺上臺面來了?”
武媚娘那只還沒從女兒側臉上撤下來的手忽然一頓。
她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該當承認,有這樣龐大的麟德元年計劃,還有個即將出生的孩子擺在眼前,她哪來的功夫感慨歲月流逝,還是該當說……
“哪有你這麽給阿娘羅列任務的!”
李清月鼓了鼓腮幫子,“那誰讓我自己今年的事情也不少呢,也就只能順便算算阿娘的事情找點安慰了。您看啊,這個封禪的事情一出,遼東那邊就得讓人幫忙傳訊去籌辦今年的要務。”
“英國公的孫子還得繼續送去勞……打磨。遼東新米還要繼續育種,讓其更為抗寒。澄心從廣州帶回的馴養信鴿之法也要開始在泊汋與熊津嘗試。我那兩千戶的封地邊界,也得重新勘驗劃定送到長安來讓阿耶過目。還有劉神威那邊的研究等等。”
“這些還不是全部呢。長安城這邊的事情也不少。封禪之時需要同行的鳳亭等折沖府府兵,我得在阿耶正式下達詔令之後見上一見,將其好生規訓一番。文成公主的西藏圖志計劃也該正式開展了。還有便是……那安置宮女之事了。”
李清月頓了頓,接道:“雖說明日還沒出年節,但我已同葛薩說好了,讓他陪我往長安城裏走一趟。”
武媚娘問:“要這麽著急?”
李清月回她:“也不是著不著急的問題吧,阿娘都為我將條件創建到這個地步了,我又怎麽能將這宮女出宮隨意對待呢?若非吐蕃生亂,這些準備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就應當籌辦起來的。”
可惜她不僅自己沒這個時間,就連下屬也都各自有必須要做的事情。
不過想想今日的情形,比起當年她還在同劉仁軌沿街走訪、觀摩世風的時候,宛然已是有了天壤之別,她便又不覺得自己有什麽辛苦的了。
再想想看,她的食邑從一千戶變成兩千戶,也讓她更不像是早年間一般,還需要擔心自己的小命會突然抵達終點,更是對她而言的莫大好消息。
只是,越是承載眾人之望,擔負天下之重,她便越是清楚地察覺到一種深切的緊迫感罷了。
“阿娘你放心啦,”察覺到母親臉上的關切情緒,李清月連忙接道,“等把這些事情全部安排下去,我會找機會休息的,我還想在阿娘待產期間嚴密看護,盯著您懷著的這個孩子順利出生呢。”
那她可得給自己空出時間來。
“而且,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就要學會讓下屬幹活!我不會讓自己弄成什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情況的。”
這話被她說得可有底氣了。
看看曾經有些閑散的盧照鄰,看看原本只是來當伴讀的姚元崇,再看看本來都對前去遼東心存怨懟的李敬業……都足以看出她的改造下屬大業有多麽成功。
李清月又很不要臉地想到,這麽一說的話,難怪她能吸引到馬長曦這樣的優秀打工人在麾下效力。
想必,到時候她對於即將托人遠程帶話過去的紡織機改造新任務,也會很感動的吧。
武媚娘沈默了一瞬方才接道:“……你有數就好。”
在這份異常有生機活力的奮鬥情緒面前,她那點微妙的年華將逝慨嘆,已徹底消失無蹤。
她好像也忽然理解了,文成公主為何歸國後是此等表現,這恐怕和阿菟的這個帶頭效果不無關系吧……
但在目送著阿菟去籌辦明日出宮之事後,武媚娘想了想,又讓人趁著年節送出了兩份文書。
一份是向陛下倡議,給予英國公、右相等人以特權,因其位高又年邁,在常朝之時準允其坐轎乘車入宮。
另一份則是對遠在洛陽的玄奘法師的問候,提醒他切莫因翻譯經文的緣故讓自己累出病癥來。畢竟,此次陛下意圖封禪泰山,恐怕還是會請他同行的。
阿菟說得沒錯,她作為上位者,還是要多將事情分給下屬去做,才有延年益壽的展望。
但也還需要再有些關切表現。
這樣一來,使喚起人就心安理得多了。
……
聽聞阿娘安排的李清月有樣學樣,在次日見到那回紇商人葛薩的時候,便先對他問候了兩句,也順便問候了兩句他那從天山豁口逃奔回來報信的下屬。
葛薩真是有點受寵若驚。
安定公主榮升上柱國的敕封,讓他越發慶幸,自己在收到回紇與西突厥聯手叛逆的時候,不僅及時將消息奏報到皇後的面前,也不吝麻煩地將其送去了安定公主那裏,以體現自己堅定不移的立場。
如今皇後臨朝,公主升遷,便足以讓他的商業大計得到更為堅實的庇護!
現在,是他向公主表示忠誠還來不及,何必勞駕公主對他表達問候呢。
但想到那下屬之前跟他交代的事情,葛薩又忍不住眼皮一跳,“說到那個小子,我還有件事情想同公主說。”
他緊張地捏了捏自己的手指,說道:他說他翻過天山的時候還帶了個逃難的官員,從他身上搜羅走了點錢財,彌補馬匹被劫的損失……”
葛薩真的是要被這個突然想起來吐露實情的家夥給氣個半死。
在那等情形下,小商人的保本想法當真要不得!
誰知道那被搶的家夥是不是大有來頭。
偏偏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他沒這個機會將錢財重新放回去。
為了避免在往後出點什麽問題,將災禍波及到他的身上,葛薩覺得,還是得老實跟安定公主交代兩句。
但他將話說出後,非但沒見到公主生氣,反而見她的嘴角上揚了幾分,“此事我大略知道的,你不必擔心。”
安西都護那邊的戰況,早在她和蘇定方會師於蘭州的時候就已盡數清楚了,也獲知了崔元綜的遭遇和“貢獻”。
再在此刻將其與葛薩獲知西域軍情的消息聯系在一起,她便覺得有種說不出的好笑。
“我知道那人是誰,他也確實該當受點教育,讓你那下屬記得別再做這等多餘的事情就行了,這一次就當那人是破財免災吧。不過……”
李清月忽然語氣冷了下來:“我不希望你手底下的人還是這麽看不清自己的身份,丟了馬不要緊,大買賣沒損失,就別這麽慌裏慌張的!”
這句仿佛是警告的話,讓葛薩頓時心中一緊。
好在他隨即就見李清月招呼著他繼續往西市走去,還順便逗弄了兩下帶出來培養感情的雛鷹,意識到公主並未因此而生氣,重新放心了下來。
“是是是,往後我會多向手下告誡的,”葛薩答道,“你也是知道的,我們這些回紇人平日裏沒多少本事,上頭一有戰亂就容易慌了心神,也至多就是將西域珍寶售到中原,哪像是公主這般有本事。”
他這誇讚可說是真心實意得很。
安定公主的商業規模看似還不大,但鋪開的網絡,顯然已是極為驚人。
西有他們回紇,往西南方向通到益州梁州等地,往東先有洛陽,後有青州港口直抵泊汋遼東,現在又多出了往南抵達廣州的這一路,幾乎已涵蓋了天下四方了!
更別說,她的產業已從扶持西域奇珍,到釀酒行當還有遼東新米,現在又能將把東南沿海的貨物送到長安來。
在此之外,還有用於安置部分宮人的紡織等行當。
他垂頭恭維:“若是公主真將作戰的心力用在經商之上,恐怕我們這些做小買賣的就沒活路了。”
“你這也能叫小買賣嗎?”李清月想到當年能被葛薩說出口的借貸行當,就覺得對方在識時務上真有本事,難怪能混到今日。
“行了,你也犯不著如此讚譽於我,我是不是經商的料我心裏有數,至多就是給你們充當保駕護航的責任罷了。”
她將手朝著葛薩一伸,“我前幾日讓你選的駐地選址如何了?”
葛薩連忙將手中的冊子遞了過去,“鄰近長安西市的街坊情況都在這裏了,能夠出售又符合公主預定價格的,大概只有三處。”
安定公主選擇將安頓宮女的地方放在長安西市附近而非東市好理解得很,一來葛薩能幫忙看顧得到,二來這西市在小宗貨物流通的速度還是要比東市更快一些。
只不過西市內部已沒有能直接購置的產業,就算真有想要轉手的,在價格上也不會太好看,倒不如往西市相隔兩三個街坊的位置去選。
在長安西市以南的功德尼寺、法明尼寺,也是用於安頓早幾年間遣放宮人的地方,按照葛薩對安定公主想法的揣度,說不定還能自其中招募到一批多餘的人手,權看公主覺得有沒有這個必要吧。
李清月展開了這份地圖冊,發覺葛薩不愧是做大商人的料子,除了將有售賣意向的田宅位置、面積以及條件優劣備註於上,還將周邊裏坊住了哪些朝臣都給記錄在案。
縱然大部分權貴都更樂於居住在靠近宮城的一片,既為彰顯其身份高貴,也為了節省上朝所用的時間,還是不乏有人更願意住在靠近這一片的地方,讓自己能避開與他人的社交,同時更易體察長安的風土人情。
比如說,尉遲敬德的府邸就在這一片,還有……
李清月的目光忽然被地圖上的一個名字吸引了過去,開口道:“將豐邑坊的情況說給我聽聽。”
豐邑坊在長安西市以南距離其相隔一個街區的位置,貼鄰長安西面的城墻,在長安已不算核心區的位置,自然價格不算高,可讓李清月有些意外的是,在葛薩繪制出的這張示意圖上,豐邑坊的大半都能出售,甚至價格比起周遭還要再低上一點。
“這裏啊,這裏也是我最建議公主考慮的地方。”葛薩答道,“您不必擔心其中有何不妥,這裏的地價低廉,是有原因的。”
見李清月的腳步已朝著這個方向拐了過去,葛薩一邊跟了上去,一邊解釋,“在豐邑坊內有一座道觀,名叫清虛觀,乃是前隋開皇七年的時候,隋文帝為了讓道士呂師在此地辟谷煉氣、煉制仙丹所設,因呂師當時很得隋文帝器重,便讓這座道觀占據了半個豐邑坊。”
“當然了,那隋文帝沒能得道,呂師也不是個神仙,傳了兩代弟子後,這座清虛觀就自此頹敗了下去。若是有人接手還好說,偏偏長安城內,像是大慈恩寺這樣的佛教寺廟日益昌盛,道家真人雖有國教扶持,也沒人樂意將這樣一個清虛觀給重新經營起來,至多就是收留些往來行客,收些旅費,以便維系香火。”
李清月挑眉,“所以現在是急於出手了?”
葛薩答道:“正是。不只是著急的問題,您想想看,若是接手之人不想讓此地繼續做道觀,而是修建自己的宅邸,還得先將其先給推平再建,也過於麻煩了,加上這片裏坊還不夠格讓人付出精力打理,價格便被再壓低了一點。”
“可我想,公主既要在此地修建駐地,宅院布局應當與尋常屋舍多有不同,這個條件對您反而最是合適!”
“你很聰明啊。”李清月朝著葛薩誇道。
葛薩擺手:“不敢不敢,都是為公主分憂而已。”
交談之間,李清月已站定在了一處,目光掃過了自西市往那豐邑坊而去的道路,將周遭街坊間的街道情況都納入了眼中,在臉上露出了幾分滿意之色。
“行了,就定此地吧。”李清月沒太猶豫便直接拍了板,快得讓葛薩都有點沒反應過來。
看出了他臉上的疑惑之色,李清月解釋道:“很奇怪嗎?宮人放歸的決定已出,距離正式出宮不會間隔太久了,我沒這個多餘的時間還要去挑挑揀揀,甚至去選還有人住在其中的宅院。正如你所說,此地的便宜只有我的情況能吃得下,那還有什麽好遲疑的。”
“但是,我還有一件事情需要讓你做。”她隨即伸手往圖冊上一指,“看到這個鄰居了嗎?”
說是鄰居,其實也不能完全叫鄰居,應該說是隔壁街坊的“鄰”。
葛薩順著她指示的方向看去,就瞧見被她指著的名字,正是“閻立本”三個字。
當朝繕工大匠,負責蓬萊宮建造的閻立本。他的宅邸,就在豐邑坊以東的長壽坊內。
“買地建房的錢我已讓澄心帶來了,隨後你就去為我談妥這個買賣,盡快著手改建,到時候,我要你將改建的動靜鬧得大一點,然後帶點禮物去隔壁登門道歉,最好——再帶上一個醜一點的規劃圖紙。”
葛薩:“……啊?”
這又是個什麽道理?
李清月語重心長地教導:“你做生意就要精明一點懂不懂!你說,閻立本督辦蓬萊宮建造,手底下聯絡的土木行當的人難道會少嗎?我阿耶那麽摳……那麽在意國庫結餘的人都肯將此等大事交托到他手裏,他購置建造材料的成本必定不高。這不就是個省錢的門路?”
買地選址的錢都省了,建造上的錢自然也要節省著一點用。她的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
“至於圖紙為何要醜一點……”李清月一本正經地解釋,“藝術家都是有些追求的,何況是閻大匠這種大畫家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